马术文化
蒙古人的图腾:乌珠穆沁蒙古马(下)
草原是我们的故乡
马吃高草,只有水草丰美的草场,才能培养出好马。战功卓著的乌珠穆沁马就是生长在这样的天堂草原。乌珠穆沁草原位于锡林郭勒草原的东部,是由蒙古人的乌珠穆沁部落而得名。乌珠穆沁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部落,早在十三世纪时就已经活跃在蒙古高原上。相传十六世纪中叶,在新疆北部阿尔泰山脉南麓那里有一座长满了野葡萄的大山,被称作葡萄山。“乌珠穆沁”是蒙古语,译为摘葡萄的人。据记载,乌珠穆沁部落早在13世纪就生活在葡萄山一带。17世纪中叶,漠北的蒙古部族间发生纷争,葡萄山下的蒙古人被迫南迁漠南。他们看中了大兴安岭以西、宝格达山以南的草场,即在此驻牧下来,于是将乌珠穆沁的名字也带到了这里,这就是现代乌珠穆沁草原名称的由来。北元时期,达延汗再度统一北方蒙古各部,乌珠穆沁又成了黄金家族的世袭领地。以后的几百年中,分分合合,直到1956年才定为东、西两个乌珠穆沁旗。
对于游牧民族来说,只有肥美的草场,才能做到兵强马壮,乌珠穆沁草原最适于牧马。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诸部的战争中,曾多次在乌珠穆沁草原上养精蓄锐,从这里出发去讨伐敌人,正是看中了这里的水草肥美,可以使得兵强马壮。乌珠穆沁草原是我国北方草原保存最完整的一块天然草场,传统的蒙古搏克、悠扬的乌珠穆沁长调、斑斓的民族服饰、古老的游牧文明,演绎着源远流长的乌珠穆沁文化。
白马战神的故事
自古以来,西乌珠穆沁旗就以盛产白马而闻名。传说乌珠穆沁部落从阿尔泰山南麓迁过来的时候,就带来了为数不少的白马,因此而盛名。在蒙古族的信仰里,白色象征着和平与圣洁。上个世纪,闻名华北地区的草原民兵“白马连”就出自乌珠穆沁草原,曾28次为党政军领导和外宾进行表演,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民兵连队,在草原建设、军事训练、保卫边疆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功勋卓著。
在乌珠穆沁草原,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据说,成吉思汗最宠爱的两匹坐骑,便是西乌旗白马中的精英。这两匹马自幼受到严格训练,因而异常骁勇,奔跑起来风驰电掣,被成吉思汗视为贴身宝贝。相传成吉思汗南下征金,来到西乌旗,大概是这里的草原太迷人了,两匹白马突然不知去向。成吉思汗心急如焚,四处搜寻未果。失望之余,成吉思汗登上一座山峰,惊讶地看到那两个调皮的家伙正在一百公里以外的额吉淖尔边悠闲地吃草。失而复得的喜悦使成吉思汗更加珍爱这两匹白马,并下圣旨赐名这座山为“斯日古楞日阿图山”,汉译“慧眼山”。从此乌珠穆沁草原便有了这座富有传奇色彩的圣山——瞭望山。
成吉思汗戎马一生,他每次出征时,与军首并行的都是一匹由人牵着象征战神的白马。在蒙古人的心目中,马已经不是普通的动物,而成了一种圣物,一种精神形象,一种美好人格的象征。牧人们在马上出生,马上成长,也在马上死亡,可以说,马是蒙古人一同出生入死的战友。成吉思汗西征欧亚大陆,驰骋蒙古高原,南下中原大地,都带着自己的精锐骑兵。
蒙古族人和马有着深厚的感情,蒙古人不能失去马,就好象不能失去蒙古族音乐、蒙古族文化一样。经历几千年血脉的传承、占有世界数量最多的马种——蒙古马,必将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保护蒙古马,保护蒙古马文化,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马术杂志,文/娜仁托娅)
编辑:王仰坤
核发: 王仰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