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术知识
年轻马匹的训练——调教索训练
本文所针对的是一匹温血马(温血马多用于从初级到专业级别不等的盛装舞步和场地障碍比赛),身高约在160-175厘米之间,重达600公斤左右。无论对温血马还是小型马,基本的调教原则都是一样的。
为什么要为马匹打圈?
打圈是让马匹开始习惯与骑手配合工作的第一步。在第一次骑乘之前,年轻的马匹应在打圈中学会对驯马师或是骑手产生信任感,并服从其指令。学会了打圈,在日后的深入训练中,就能校正动作或改善弯曲中的问题。由于骑手错误的辅助,马匹可能会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这些问题都可以在打圈中解决。尤其是马匹的背部问题更容易在打圈中改善,而不是遗留到骑乘中再去解决。另外,为大病初愈,重新投入训练的马匹打圈,也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马匹打圈打得好,对驯马师或骑手的声音和其它辅助都回应的很好,不仅初学者受益匪浅。老骑手的骑坐和姿势问题也可在打圈中改善。因为在打圈中,骑手可以百分之百用心地关注骑坐问题。
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地方打圈?
打圈的运动范围应该在14-20平方米左右,周围环境应该安静,这样马匹才可以集中注意力。最好不要在通常骑马的地方进行打圈训练,以免互相干扰。地面平整,沙土不可以过于深陷。相对于直线骑乘,打圈更容易损伤马蹄。圈乘四周应有围栏,不论是可移动的或是固定的。这样会让马匹更容易找到平衡感,而且不能跑脱。大型的马术学校和马场都会设有永久性的打圈地点,有些还有顶棚。
打圈应提前做什么样的准备?
打圈时,应给马匹配戴打圈肚带或马鞍,并带上水勒。对于年轻且还不会打圈的马匹,可以在水勒的下面配戴上笼头,这样就可以把调教索固定在笼头,而不会造成用力拉扯衔铁。如果考虑让马匹开始慢慢适应马鞍,则可以在马鞍的上面配戴一条打圈肚带,以便需要时,使用侧缰。调教索至少应在7米以上,最好10米长。马鞭的合适长度以骑手站在圈乘中心,仍能触碰到马匹为准。还要准备一些侧缰,长度可以自由调整,必要时,可以配戴在马匹的侧面以及扣在衔铁上。年轻一些的马匹只有在适应了衔铁后,才能配戴上侧缰。如果过早使用侧缰,会对马匹造成一定的伤害,日后改正起来将会很困难。
驯马师需要怎么做?
一般而言,先从左侧开始打圈。驯马师先将马匹拉到圈乘的中心位置,左手拿着调教索,右手握鞭。面朝马匹左侧站立。然后,用马鞭轻轻触碰马匹,让它在小圈上开始慢步,通过不断放长调教索,让圈乘逐圈变大。驯马师一直站在中心位置上,跟随马匹的行走节奏,或快或慢地移动身体。握着调教索的手臂应与口衔铁保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大臂应靠在身体上。调教索与口衔铁之间保持一种轻微但稳固的接触。而马鞭则用来鞭策马匹一直向前。马匹稍有松懈时,可以用马鞭轻轻鞭打内侧肘关节。不能一直用鞭子触碰着马匹,不然在需要时,便会失去作用。如果马匹走着走着,就不在圈乘线上,而是跑进来了,驯练师应甩动调教索,并用马鞭指向马匹的内侧肩膀,告诉它要回到圈乘上去。
调教索和马鞭可以用来确保马匹一直呆在圈乘上,并告诉它骑手的指令。除了马鞭,驯马师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法宝,那就是自己的声音。训练有素的马匹光是听到驯马师的声音,便可以变换步伐。在从慢步变换到快步时,驯马师可以将马鞭提起来一些,大声喊“快步”。再从快步变换到跑步时,马匹需要在调教索半减却的辅助下,先收缩步子。当马匹的步子收缩后,驯马师高喊“跑步”,再提起马鞭,始终保持调教索与口衔铁之间的接触。
不要催促马匹跑步,而是通过收缩动作来完成。开始时会比较困难,但大多数马匹会很快掌握的。再从跑步变换到快步,从快步变换到慢步也是同样的道理,利用声音辅助,不可以用调教索硬拽口衔铁。即便是在换手或是调整侧缰长度时,在整个打圈过程中,马匹应始终在圈乘线上。在调教时,驯马师不能随便把马鞭放在地上,而应该夹放在腋下。因为特别是在年轻马面前,从地上捡马鞭可能会非常危险。驯马师要经常换手并要求马匹变换步伐,有利于提升马匹背部的柔软性。
对马而言,比起让经验不足的骑手骑在马背上给它授课,一节好的打圈课更能让它受益良多。(马术杂志,文/Philipp Baumgart)
编辑:王仰坤
核发: 王仰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