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术文化
马术中的道理:骑座的深浅——对事物理解的程度
当我们有了一定的(数百个)鞍时以后,对骑座的认识也会有一个质的提高。水平高的教练总是说:看一个骑手骑座的深浅,就是看他是骑在鞍子上、骑在鞍子中还是能够骑到鞍子下面去。
什么意思?实际上,他说的是人的重心。只有真正将自己的重心完全骑到马鞍下面去的人,骑座的功夫才真正够深!能骑到马肚子下面去的人,才是最深!才真正能做到人马一体,控马在自己的骑座中。有了这样的骑座功夫,技术动作才会:想到既能做到(说的是骑手,不包括马)。
曾听人转述一位未曾相识的马友说过的一句话,我很赞同:
没事儿,去马上坐会儿,跟马聊会儿……
因为这句话,我想此位仁兄对马的认识一定已经很深入了。简简单单的一个“坐”字、“聊”字,要想真正做到,谈何容易!
会游泳的人一定都知道,想要手搭着栏杆静静地竖立在泳池中,十分不容易,因为你肢体的一点点紧张都会影响到你的重心,水的浮力都会将你的身体倾斜后托向水面。坐在马背上也一样,不论是你的脚、腿、膝盖、或是肩部,总之,只要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紧张了,都会影响到你的骑座,都会让你的重心或多或少地上移,因而减少你对马匹的控制能力。
最近发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骑法,有人用小腿骑马,有人用膝盖,而有人用坐骨,都是用不同的支撑点在骑马。而我愈来愈感觉到,骑座的真正含义,应该是骑手在两腿之间拥有的、向下(重心)向内的一种综合的力量。有了这种力量,骑手才能拥有一种用两腿将马抱起来的力量,或是专业骑手说的“用两个小腿将马肚子揽起来”的感觉。
总之,作为一名骑手,自己的亲身体验才是最真实的。实践出真知!另外,骑的马匹不同,骑手对事物的理解程度不一样,观点肯定也会是不尽相同的。所以,骑马讲究“感觉”二字。在有经验的教练做指导的前提下,自己的真实感觉是很重要的!
说到感觉,诗歌,正是人们抒发情感、表达美好感受的形式之一。所以,诗人也一定是要有感而发才能做出好诗。
吟诗者首先是要身临其境,然后才会见景生情,最后因为此情此景,引发生活感受而激发出创作灵感、萌生诗意,进而妙笔生花,诗性大发。杰出的诗人一定是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并对生活有了深入的了解和深刻的理解之后才会吟出好诗,抒出豪情。生活中的我们,很多人都喜欢看诗、写诗,但是,要想看懂、写出好的作品,丰富的生活实践和对事物深刻的理解程度才是我们能看懂、写出好作品的基础。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作者把人们对于诗的理解程度描述成“诗有三境”:
其一,“物境”:如镜中像,仅得形似。
其二,“情境”:指欣赏进入情感体验阶段,高物境一层。
其三,“意境”:则是超越形象的外在形式和一般性的情感体验,“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达到审美的高级阶段。
透过审美形式,深入生命节奏的核心,体味万物的神韵,表现深远的情趣……(马术杂志,文/李勇钢 图/依米影像)
编辑:王仰坤
核发: 王仰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