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术文化

中国古代养马业——宋、元时期,军马的强弱两极

2022-12-07
2214

北宋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疆域较小的朝代,西北牧区被西夏、辽国等占领,马的养殖不得不集中在中原地区。宋朝初年,朝廷政权对军马的养殖十分重视,建立了完善的马政机构,促进了马业的发展。但是马的养殖是一项十分消耗人力、物力、财力的工作,尤其是中原地区官马的养殖破坏了大量的农田,造成了农业生产与牧马的矛盾,北宋中后期为减少财政支出,保证骑兵队伍的需要,政府推出“保马法”与“户马法”改革马政。“保马法”规定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五路,义勇保甲昭养殖马,每户一匹,富家可每户两匹,“以监牧现马给之,或官与其值使自市。”府县不超过3000匹,五路不超过5000匹。保甲马随时准备官府征用。养殖马又称为养马者,三等户以上十户为一保,四、五等户十户为一社。“官养一马,以价率之,为钱二十七千,募民牧养,可省杂费八万余。”(《宋史》卷198)。“户马法”规定,国家需要的军马“一是官府给马民养,二是官府给现钱买马。”,由于官府的马和现钱都有限,于是庆历中“诏河北民户以物力养殖马又称为养马,以备官买”(《宋史》兵志)。

宋朝对马政的改革,虽然减轻了国家对军队养马的财政支出负担,增加了马的养殖数量,但也极大地削弱了北宋的军事实力。据《宋史》记载,当时全国监中牧马仅二十余万匹,与隋唐时期相比,数量大大减少。与宋对阵的辽、夏、金、元,都有强大的骑兵部队,宋朝不仅骑兵少而且有限,骑兵的战马严重不足,马的质量也较差。骑兵的落后与战马的缺少,是导致宋军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作战失利的重要原因。

南宋时期,由于中原南部是传统农业生产区,不具备养马的自然条件,加之南宋政权的不稳定,南宋养马业没有条件也没有机会得以发展,作战使用的战马多以购买获得。

总体而言,尽管宋朝初期,政府完善了马的养殖管理机构,但与唐朝相对比,宋朝对战马的养殖重视不够,养殖条件也不好,因此马的数量较少,且大都集中在京城周边,无法抵御边塞外敌的侵略。此外,宋朝由于马政方向的错误,很大部分的军需马匹依赖向边疆外族购买,致使军事力量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

元朝是历史上马力最为强盛的时期,也是我国养马的巅峰时期。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横扫亚欧大地,在短短数年间就征服了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国家,建立了以马背文化为主宰的大蒙古帝国,也使中国进入了游牧民族的统治时期。

元朝统治者把马匹视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与军事装备,强行搜集马匹,建立官养牧场。据《元史》(卷100《兵志》)记载,元朝在全国设立了14个管马道,所有水草丰美的地方都用来放牧养马:西抵流沙,北及沙漠,东通辽海,都有马道,甘肃、吐蕃、云南、庐州、河套等广大地域散布着养马场,江南、辽东、大同、太原、大都(现今北京市)、河南、山东等地的大片农田被强行改为牧场,并从世界各地引进众多马种。目前国内的很多马种,例如阿拉伯马就是从那一时期引入中国的。为加强马政管理,元朝建立了太仆寺(公元1263年)、尚乘寺、群牧都转运司(公元1285年),建立了“和买马”制度与“拘刷马”制度。官方按照规定强制征收与购买马匹,并进行饲养与调教,为国家军事使用,并制定了严格的马匹保护法,禁止私杀、滥杀马匹。

元朝官牧十分注意选配种畜,并精通骟马技术,马匹生产技术十分先进。而由于自身的经验教训,元朝政府严禁百姓养马,并将大片农田改为牧场,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破坏。而这又成为导致这个称霸世界的政权在短短几十年后就被明朝政权覆灭的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最原始的火炮,热兵器从此走上人类历史的舞台。(马术杂志,文/王红玉)

编辑:王仰坤

核发: 王仰坤

欢迎光临本站!×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