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装舞步
盛装舞步基本规则介绍
![](/Template/img/clock-icon.png)
![](/Template/img/eye-icon.png)
场地介绍
场地大小:20×40米为初级比赛使用,20×60米为高级比赛用,场地四周用字母分段表示。
骑手进场位置(短线正中)用A点表示——按顺时针方向,其他字母分别为K、V、E、S、H、C、M、R、B、P、F。C点位于A点的对面。E点和B点相对,分布在长线的正中位置。其他5个点是针对中场线的各部位,需要了解它们的作用,因为5个点并不摆放在中场线上。X点针对中场线的正中部位,D点放在K、F的中间,L点放在V、P的中间,I点放在S、R的中间,G点放在H、M的中间。在小的竞技场里,通常取消V、S、R、P各点,其他相同。
无论场地大小,每个拐角和长边上临近的字母点的间距为6米。如果是大场地,其他字母点的间距为12米。如果是小场地,其他各字母点的间距为14米。
在高级别的比赛里,竞技场地会采用沙质、可以定期平整的场地,确保每位骑手受到公平的待遇。
盛装舞步级别比赛
总体来说,所有参赛人马严格按照书面形式的规定要求进行表演,每一种比赛都详细规定某一阶段的动作,比如:在A点,慢跑着进场;在F、X点走斜横步;在R点,做变换腿动作。
比赛细则由各国马协(限于本国间比赛)或国际马联制定,定期更新,以便预防马匹和选手的变动,争取更加引人入胜。
动作标准和赛期长度根据马的调教水平来制定,从初级赛到奥运会比赛,再到地区和世界锦标赛,要求各不相同。比如在高等级赛事表演需要7-8分钟,为此参赛马匹需要经过数年的调教,从生理到心理都要达到一定水平。
比赛准则
在响铃示意骑手进场之前,骑手有几分钟时间沿着场地外围熟悉场地,也让马适应陌生的亮光和声响。在高级别比赛里观众会很多,赛场里的气氛会显得紧张,这会给马带来不利影响,马由于紧张或精力不集中导致不服从指示。比赛是禁止用声音暗示马,骑手的双手需时刻握住缰绳(除了向裁判致意或出场)。
在有些国家级别比赛中允许用马鞭(排除新手或初学者),而在国际大赛中禁止使用马鞭。
如果骑手出错——漏掉某个指定动作、在错误的地点或顺序表演,裁判响铃后骑手需停止,返回出错地点重新表演。
记分标准
每个动作满分为10分,但很少见。对于马的表现和骑手的技术也会有一个总体记分,每犯规一次减去一分,最后得分以百分比显示,例如得分70%以上就算是高分了。根据等级和规模不同,裁判人数可以是一人或多到五人。
随着音乐表演盛装舞步
近来采用的跟随音乐自由式舞步,对推广普及这项运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参与。每年如期举行的世界杯盛装舞步赛上,冬季在室内举行,高手之间互相较量,比赛气氛高潮迭起,这样的比赛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和兴趣,项目的多样性和优美的音乐让人陶醉不已。
骑手必须表演规定动作,选择合适的音乐将会给马的表演带来事半功倍的效应,特别是根据马的习性专门作曲效果更好。
盛装舞步赛的裁判工作要求很高,特别是自由式表演赛,因为裁判不仅给出艺术分还要给出技术分,满分也是10分。
艺术评分标准是根据以下方面评判:节奏、气势和身体的收放自如、人马的和谐度、区域方位感,必须有效运用场地发挥优势,把握有一定的随机独创性,动作难度性、对于不利因素处理的准确性、音乐的选择和理解运用。如果骑手们最后得分相同,那么艺术评分起着绝对性的作用。
表演动作
在初级阶段,只要求新手表演基本动作,如步行、快步和慢跑。随着水平提高相应增加难度:缩短身躯、对侧步。当达到国际锦标赛的水平时,会要求骑手和马表演斜横步、慢步小跑、原地做后肢旋转、慢跑时做变换腿。
着装要求
整洁的出场是基本要求,这是为配合优雅的表演。在低等级比赛中,骑手可戴一般的马术帽,马刺可以是白色或米色,穿黑色或棕色马靴,手套必须要带。
在高等级比赛中,尽管允许深色服装和一般马术帽,但骑手更愿意着燕尾服,戴高顶帽,在这个级别中,要求穿黑色马靴,浅色马刺。国际比赛中,成人着装黑色或深蓝色燕尾服,头戴高顶帽,除非得到允许才可以穿制服,比如警官或军官的制服。
编辑:王仰坤
核发: 王仰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