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术文化

马画欣赏:圣乔治斗恶龙

2023-03-13
1321

彼得·保罗·鲁本斯(1577-1640)

巴黎罗浮宫博物馆

彼得·保罗·鲁本斯,一位在巴洛克美术中极具浓墨淡彩的佛兰德斯画家。他在年轻时,就已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而反映到其作品上,我们可以看出宗教题材是其创作之主体。这幅《圣乔治斗恶龙》亦是如此,题材源于《圣经》,是欧洲古壁画及油画常用的题材之一。圣乔治,原为天主教的一名战士,因其屠龙的故事而被大为赞许,他身披铠甲,乘着白马,持着手中的阿斯卡隆枪,猎杀毒龙于地面,救下公主。而后,他也因之被尊为圣人,甚至成为英格兰的守护神。

鲁本斯的这幅画,便将其之生动跃然纸上。画面中心的骑兵(即可视为其笔下的圣乔治)似纵身腾起,将尖锋直指恶龙,而此时的战马也好似猛然回首,坚毅威然的目光直逼恶龙。骑兵、马和恶龙构成了看似稳定的三角形构图,但在战马腾升的刹那,却冲破了这浮有的框线。骑兵的热血,战马的激昂,速写性的笔法将强烈的情感寓于无限的动感中,好似早已打破那理性固有的宁静,多了一份激情,多了一份浪漫主义色彩。这时,从画面的左方洒入一束光,照亮了骑兵和战马,我们也就不由得跟随它的引导,走入画的中心,走入了另一片世界。在这里,我们站着,仰望着,聆听着,感受着一位真正“强者”来自心底的呐喊,它不是别人,正是斜跨于画面之中央的战马,一匹有血有性的马。它腾起的身躯,摆头的姿态,飘洒的鬃毛,构成一条完美的曲线贯穿画面。随之,它原有的韵动,伴着恶龙和骑兵,挥洒出激昂的节奏。伴有流动性曲线的它,也不失力量的展现,鲁本斯用细腻的笔法,刚劲的线条,色彩的对比及光感的塑造,打造出战马强健的肌肉。在这突显的力量质感,着实的体块下,是一种内心的奔腾,是一种战马精神的外放。再配上一双凝厚有神的双眼,呐喊着一种坚毅的信念,一种威严的尊严。这就是战马,这就是马,这就是凝练于它的精神。同时,鲁本斯运用强烈的明暗对比,呈现着热烈的光感,好似卡拉瓦乔的绘画风格,从而谱写出战马的庄严辉煌之气,在它的威武阳刚之下,压倒画面底部阴晦的恶龙,激起人们内心一次又一次震撼起伏的浪涛。就这样,它,以一个主角的姿态,向我们诉说着那段往事。

整幅画,在艳丽的外壳下,戏剧性的画面里,描绘着战斗的激情,抒发着内性的精神。这个故事本就传达着直面的刚毅,正义的笃定,牺牲的不惜,而我们在鲁本斯的笔下,在它的战马里,更看到了这一切。而这一切,本初也流淌在马的血液里,也正属于它们本体的一部分。它们,从骨子里散发着,这种执着的坚健,威武的阳刚,不屈的牺牲,向上的精神。而这也正是被人们不断尊崇的,一种来自马内心的信仰,一种属于它们的精神。(马术杂志)

编辑:王仰坤

核发: 王仰坤

欢迎光临本站!×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