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术知识
马术康复——用爱和专业构建的训练
马术康复,人们更多地会称之为马术治疗。作为两种不同的叫法,也许我们应该先明确什么是康复,何为治疗。治疗通常是指干预或改变特定健康状态的过程。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病、伤、残者(包括先天性残)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使他们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地恢复,使他们重新走向生活,走向工作,走向社会。
依照目前我国对残疾人的分类标准,主要分为几个大类。分别为:视力残疾、语言残疾、听力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
生活质量是当今人们熟知的词汇,它包含了每一个自然人的多个方面,包含了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多个方面。对于残疾人来说,生活质量同样重要。而由于社会的种种原因,很多残疾群体在生活中尚有多种不便,这使得残疾人在参加社会活动时往往会受到很多的限制。
为了更多地保障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从20世纪40年代起,出现了各种康复方案以及康复机构。例如视力残疾人专属的定向行走训练;为听力残疾人佩戴助听设备或植入人工耳蜗;为语言残疾设立的手语系统和模仿训练;为肢体残疾人实施的运动、反射、针灸等治疗方案;为智、精残疾人开设的运动、感知、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训练项目都是在康复的范畴之内。
马术康复是一种综合性的运动康复手段,可为肢体残疾人做粗大运动训练且效果明显。也可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细运动训练,如:用特定的手指触摸身体的某个小部位(例如鼻尖、耳垂)。再加上,骑手在骑行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平衡,这不仅是对残疾人身体上的锻炼,更可以训练他们保持专注的习惯。而对于智、精类残疾人尤其是自闭症患者而言,与马匹的交流(抚摸、喂养、信任),以及在骑乘中与马匹的交流,和与指导老师及志愿者在语言及眼神的交流,都是对他们的一种帮助。所以说,利用马术为残疾人服务应当属于康复的范畴。
在国外马术康复作为一种辅助医疗手段被部分国家的医疗体系所认可,参与到马术康复的不仅仅是残疾人,还包括一些亚健康人群,以及患有成瘾类疾病的患者。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各个马术运动发达的国家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马术康复体系,并且有残疾人马术运动员。同时马术作为一项运动也成为残奥会中的一个项目。
在国内,马术康复尚处于起步阶段,且在医疗层面尚未获得广泛的认可,加之从业人员十分有限,导致国内马术康复的发展十分缓慢。作为一种残疾人的康复项目,每一名参与者绝不是有爱心、耐心即可,他们需要的是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平等对待残疾人的精神。这种精神我们需要着重强调。
参与者应当在心理上关爱这些残疾人,但是在行为上仍然需要对他们提出一定的严苛要求。从精神层面来说,残疾人尽管在身体、智力、精神方面有所障碍,但像其他的同龄青少年一样,他们也有学习的愿望。在被鼓励、被夸奖、被认可的时候他们也会感到喜悦。提出略高于他们能力的要求,对他们的身心都是有好处的。具体来说,略高的要求大多是肢体上的动作(如起坐等马术动作)。这些动作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全新的,或之前无法做到的,而通过努力的训练做到了这些动作对他们的身体都是有好处的。在完成后,工作人员需在第一时间给予残疾人强化物(如口头鼓励、实物奖励等能够对受训残疾人产生正向刺激的形式),让他们能够明白,他们所完成的事情是非常出色的,且值得肯定的。这种强化物的给予对残疾人的行为矫正尤为重要。
辅助是为了不辅助,马术康复与众多其他的康复项目一样,都是旨在帮助残疾人改善身体或心理的某些方面的功能。但马术康复又与其他的康复项目有所不同,受训的残疾人是在被动中激发身体的机能。在马背上的骑乘,感受马匹在行走时的震动、摇摆,甚至温度都是对他们的一种刺激,而这些刺激往往能够激发受训者身体的应急反应,这些反应让受训者的大脑主动地向身体发出信号,让身体的多个肌肉群协调工作,以保证受训者能够在马背上保持平衡。同时,针对类别的肢体、智力类残疾人群可融合较高难度的马术训练科目并融合认知、阅读等其他训练科目共同训练,提高残疾人全方位的能力。作为一项户外运动,接触动物、阳光及新鲜空气可使缺乏锻炼的残疾人提高他们的肌肉及心肺功能。
如果说爱是一种陪伴的话,每一位马术康复的参与者对残疾人的陪伴就是对他们的一种爱。作为马术康复的参与者,对残疾人的关注与关爱,不仅仅局限于在马背上的那45分钟,从他们来到面前的第一分钟起,关爱就已经开始,因为每一分钟的陪伴,都是对他们的训练。作为参与者,无论是康复指导老师、教练,还是志愿者都需要有强大的内心。而作为长期、专职从事康复工作的指导老师,更要具备专业、耐心,以及一种让受训的残疾人接纳并认可的气质。这无疑是对指导老师和希望从事这项工作的人的极大挑战。(马术杂志,文/马晨希)
编辑:王仰坤
核发: 王仰坤